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功能、 重点与建议
摘要
正文
政策性金融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为配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施,以国家或特定授权机构作为融资主体、运用各种特殊融资手段、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特殊性金融服务体系。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对中国政策性金融体系提出了更为重要的要求。作为中国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政策性金融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总结国内外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经验,优化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创新金融支持模式、业务域流程,进一步发挥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支持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求。
一、新发展格局下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再定位
(一)政策性金融要着力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在新发展阶段中,政策性金融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政策性金融是基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而开展的特殊金融服务。政策性金融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国家利益、系统观念、战略导向,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打造全球要素资源强大引力场,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国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政策性金融的核心目标在于缓释市场失灵
在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随着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市场失灵可能会成为我国资源配置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约束。市场失灵理论是政府干预金融、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重要理论基础。政策性金融具有一定的国家属性和公共属性,应站在国家整体战略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立场进行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国家信用等政策性优势,多措并举,专业运作,有效克服或缓解市场失灵的成本收益错配,为资源配置顺畅和社会福利增进提供保障。
(三)政策性金融要着力于内外双循环链接功能
政策性金融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参与者,应内外统筹,着力于内外两个市场和两个循环的链接。一方面,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支持国内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薄弱环节等的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另一方面,强化政策性金融链接功能,着力于进出口贸易促进、要素跨境流动、内外技术创新发展、区域及全球经济金融合作。
二、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工作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和必要之举,在继续积极支持“引进来”的同时,政策性金融需要强化对境内企业“走出去”的支持,以构建一个双向互动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为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有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金融服务优势,根据功能、业务和区域等维度来强化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
……
全部内容请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