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需对货币政策范式转换持谨慎态度
摘要
正文
一、世界经济中的“三低两高”现象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中出现了持续且不断深化的“三低两高”现象,即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债务与高收入分配失衡。这一现象在历史上前所未见,而全球何时能够走出“三低两高”,目前也很难作出判断。
低增长是指世界经济陷入的“长期性停滞”格局。按照常理,在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增速应该持续快速反弹。然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增速在2009年降至-0.1%。虽然该指标在2010年显著反弹至5.4%,但好景不长,从2010年至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从5.4%逐渐下降至2.9%。在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该指标进一步下降至-3.5%。造成“长期性停滞”格局的主要原因,一是技术进步速度放缓,或者现有的技术进步未能充分地反映到GDP这一传统指标中;二是经济全球化速度有所放缓。此外,长期性停滞格局也是全球范围内民粹主义、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崛起的根源之一。
低通胀是指全球通货膨胀水平持续走低。造成低通胀的主要原因来自供给侧而非需求侧。一方面,过去十余年来,全球范围内并未出现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或者人为供给侧冲击,因此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上保持稳定。另一方面,更高水平的全球化以及数字经济的到来,也使得局部对商品的需求能够通过及时、远程的供给加以满足。
……
全部内容请详见附件。
人民币国际化:六大领域亟待发力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人民币国际化
需求不足亟需政策支持,金融助力实体经济修复
宏观政策如何应对总需求不足?
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国际金融方略
本轮国际银行业动荡:演进、前景 及对我国的影响
东升西降——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展望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表现、成因、应对与前景
通过ESG投资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美国高通胀与货币紧缩:原因、表现、影响与应对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意义、改革举措与潜在影响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特征事实、潜在风险与化解策略
如何通过金融手段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如何在RCEP内更好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如何富有成效地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如何实现金融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平衡
超低利率的国际实践与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