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国高通胀与货币紧缩:原因、表现、影响与应对

美国高通胀与货币紧缩:原因、表现、影响与应对

作者 张明 时间 2022-07-21

摘要

  • 导致美国本轮高通胀的原因包括: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美国政府出台的大规模刺激政策;全球供应链中断推升全球物流成本,造成可贸易品价格攀升;俄乌冲突的爆发引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上升。并且,美国本轮高通胀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供给端的成本推动。
  • 美国的高通胀将会迫使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而后者会推高美国长期利率,打压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的价格,并对其他国家造成外溢性影响。
  •  当前,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非常严峻复杂。对我国而言,关键就是要保持政策定力,着力稳住国内经济基本盘。一是持续优化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更好地平衡防控疫情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二是果断实施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尤其是通过财政政策发力来尽快缩小负向产出缺口;三是调整具有宏观收缩性的部分行业监管政策。

正文

一、本轮美国高通胀的原因

导致本轮高通胀的原因有三,包括一个需求面的原因和两个供给面的原因。

造就本轮高通胀的原因之一,是新冠疫情之后美国政府出台的大规模刺激政策。货币政策方面,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到2022年初,美联储在2年时间内将资产负债表总资产规模从4万亿美元推高至9万亿美元,货币放水的速度是史无前例的。与此相对照的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花费了约67年时间,经历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才将资产负债表总资产规模由1万亿美元扩大至4万亿美元。财政政策方面,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刺激的总规模约为1.9万亿美元。新冠疫情爆发后至今,美国财政刺激的总规模约为6万亿美元。换言之,新冠疫情以来美国财政刺激的总规模约为次贷危机之后的3倍。在2020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占GDP比率高达15%,显著超过2009年的10%。总体来看,相对于本次疫情冲击造成的产出缺口规模,疫情后宏观政策刺激的力度可能过大,显著超过了次贷危机爆发后的产出缺口规模与刺激力度规模之比。这是美国经济学家Summers2021年初就认为通货膨胀肯定会出现的关键因素。因此,大规模刺激政策是造就本轮高通胀的需求方因素。

造就本轮高通胀的原因之二,是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了全球供应链中断,推升了全球物流成本,造成可贸易品价格显著攀升。

造就本轮高通胀的原因之三,是俄乌冲突的爆发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上升,尤其是能源与食品。尽管美国是能源与食品的净出口国,但全球价格上涨也显著推升了美国国内价格。

二、本轮美国高通胀的表现

20225月,美国的CPI同比增速达到8.5%,核心CPI达到6.0%。然而,值得重视的是,美国PPI同比增速在20225月高达21.5%,比CPI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通常情况下,如果PPI增速远高于CPI增速,那么通货膨胀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是由供给端的成本推动造成的。

……

全部内容请详见附件。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微信公众号

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