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意义、改革举措与潜在影响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意义、改革举措与潜在影响

作者 张明 时间 2022-05-18

摘要

  •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在新发展格局之下,我们将从以外促内的发展格局,转换至以内促外的发展格局。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必须构建在以下三大支柱之上:一是需求层面,消费扩大与消费升级;二是供给层面,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三是制度与基础设施层面,要素自由流动与国内统一大市场构建。
  •  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与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必须打破要素流动束缚与国内市场分割的格局:一是应改变地方政府的激政绩考核体系,适当淡化GDP增长与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将要素市场化定价与跨区域流动等指标纳入其中;二是要素的自由流动必然会导致要素聚集,各种要素可能会加速流入特定区域,由此推动新一轮区域一体化的展开。

正文

20224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由此引发了有关各方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热议。笔者认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意味着更深层次、更加系统的改革举措,对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党中央、国务院在2020年提出要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一新发展格局提出的背景大致有二:一是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全球化退潮、新冠疫情爆发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长期性停滞格局,以及以中美经贸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经贸环境变差,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变得更弱、更难依赖;二是从内部环境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是中国经济体量的迅速放大,再靠净出口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也变得力不从心、难以持续。

考虑到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之前,中国实施的是所谓“国际大循环”的发展战略,也即充分融入全球化,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开放促进改革。因此在新发展格局之下,如何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并且通过内循环的构建来促进内外循环的融通发展,就变得更加重要。换言之,我们将从“以外促内”的发展格局,转换至“以内促外”的发展格局。

一、如何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必须构建在以下三大支柱之上:消费扩大与消费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国内统一大市场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素来具有投资驱动与出口导向的特征。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经济体量的放大,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正在由第二产业与投资切换至第三产业与消费。因此,如何促进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扩大以及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升级,就变得尤其重要。从供给层面来看,这意味着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更广范围的消费选择。从需求层面来看,这意味着要努力扩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因为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很高。这恰恰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意。而要实现共同富裕,就要解决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部门内部的收入分配问题。

……

全部内容请详见附件。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微信公众号

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