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政策如何应对总需求不足?

宏观政策如何应对总需求不足?

作者 张明 陈胤默 王喆 时间 2023-08-08

摘要

  •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是总需求不足,通过调研发现:消费需求低迷,突出表现为居民提前还贷比重上升;投资需求不足,企业普遍存在“过冬”心态;政府财政压力增大,政府投资资金支持不足;外贸整体呈现回落态势,进口增速不及出口。
  • 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一些突出问题,如,消费券使用范围及发放方式有限、减税降费负担加重、地方债的发行和使用对有关投资的带动作用减弱等,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
  • 基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结合调研实际情况,为更好地提振内需,我国应从五方面进行改善:一是优化和完善消费券的设计、发行与管理,将其作为刺激消费的重要政策;二是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政策支持精准度;三是提高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四是提高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效率;五是扩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使用并优化发行机制。

正文

2023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是中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这导致宏观经济整体上的回升向好与微观个体感受存在一定“温差”。

近期关于内需的讨论较多,但如何理解内需不足在现实经济状况中的具体表现,如何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20236月,笔者团队到中国东部沿海某省份调研发现,内需不足问题突出,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实施遇到堵点使得政策刺激效果不及预期。当前,亟须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更精准地刺激内需,稳定中国经济基本盘。

一、总需求不足在真实经济增长中的具体表现

总需求(Y)被定义为:Y=C+I+G+X-M;其中CIGXM分别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和进口。为此,我们分别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与进出口四个层面,结合一手调研资料,就中国当前的总需求不足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

消费需求低迷,突出表现为居民提前还贷比重上升。2023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居民消费信心和意愿低迷,预防性储蓄和去杠杆动机增强。根据调研显示,个人按揭住房贷款出现提前还贷趋势,并且超过一半居民选择一次性全部提前还贷。与此同时,就业承压(特别是青年失业问题突出)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恢复和增长,进一步抑制了居民消费能力。

投资需求不足,企业普遍存在“过冬”心态。从整体宏观数据来看,2023年以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不断下滑,1月~6月增速降至3.8%。投资需求的低迷集中体现在房地产投资和民间投资。20231月~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9%,民间投资也同比下降0.2%。从调研情况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民间投资不乐观。

……

全部内容请详见附件。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微信公众号

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