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债逐渐升温,推动绿色债券市场 快速发展

碳中和债逐渐升温,推动绿色债券市场 快速发展

作者 曾刚 吴语香 时间 2021-08-12

摘要

  • 在强制减排约束下,电力企业有更强的动力通过碳中和债来加大碳减排项目的投入,以实现自身排放量的下降。随着参与配额交易的主体从电力企业扩展到水泥、钢铁等其他行业,其他行业的碳中和债券发行量也有望出现快速增长。
  • 当前碳中和债券市场规则和相关机制亟待明确和统一。交易商协会虽然详细制定了银行间发行碳中和债的相关标准,但交易所仍依赖此前央行、发改委、证监会印发的发行细则和存续期管理规则,这增加了发行和承销的摩擦成本以及增加投资者甄别难度。
  • 未来要拓宽碳中和债券的发行主体,扶持民企绿色项目融资,以及通过金融机构引导资金进入绿色产业;培育绿色投资群体,可通过财政和货币工具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促进碳中和债券市场与碳排放权市场的联动与融合,完善碳定价,丰富绿色交易产品。

正文

自2021年2月第一批碳中和债创立以来,其市场规模在较短时间内迅速上升,仅半年,我国碳中和债券存续规模已达千亿元。碳中和债不仅有助于拓宽低碳项目发行人的融资渠道、为项目建设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和资源倾斜,而且在引领社会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企业低碳转型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一、何为“碳中和债”?

与一般意义上的绿色债券相比,碳中和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资金用途更为聚焦。绿色债券分类主要依照《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下文称《目录》),它将绿色项目分为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六大领域,要求募集资金用途需符合上述领域要求。相比之下,交易商协会规定的碳中和债的资金用途范围则较为狭窄,不仅需要符合《目录》,而且必须能够产生碳减排效益。根据交易商协会,其资金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是光伏、风电及水电等清洁能源类项目,二是电气化轨道交通等清洁交通类项目,三是绿色建筑等可持续建筑类项目,四是电气化改造等工业低碳改造类项目。

二是环境效益可量化。一般绿色债券在发行阶段主要聚焦于资金运用项目是否符合绿色评估的定义,信息披露仅停留在项目类别和财务报表的层面。相比之下,对于银行间碳中和债而言,发行阶段要求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出具评估认证报告,须详细地披露对应项目碳减排环境效益和其他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与结果,甚至可具体到单个募投项目每年理论上碳减排量和其他污染物减排量,并且鼓励发行人披露企业整体的碳减排计划、碳中和路线图以及减碳手段和监督机制等内容。此举有助于投资者显著识别碳中和债所募资金的实际用途,增强碳中和债的市场公信力。对于交易所碳中和债而言,目前尚未对碳中和债券的环境效益作出明确规定,但交易所要求在募集资金实际投入使用后的最近一次披露定期报告时,同步披露第三方绿色评估认证报告。

三是存续期信息披露更为精细。一般绿色债券在存续期内需要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说明,主要停留在资金用途、使用进度以及绿色项目运行情况等信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绿色债券的跟踪披露依然停留在发行前评估认证报告、并未实时调整环境效益等信息。相比之下,碳中和债在存续期中的披露要求更为严格,不仅包含一般绿色债券必须披露的基本信息,交易商协会还要求进一步披露募投项目实际或预期产生的碳减排效益等相关内容。

二、碳中和债井喷带动绿债市场发展

2021年2月7日,“21四川机场GN001”等六支首批碳中和债同日发行。此后,我国碳中和债市场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已成为绿色债券市场中最重要的子市场之一。

……

全部内容请详见附件。

曾刚的相关研究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微信公众号

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