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巴塞尔协议Ⅲ实施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摘要
正文
2023年2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我国银行业应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新资本监管规制。《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进入到新阶段,是一个里程碑事件,为巴塞尔协议Ⅲ(以下简称“巴Ⅲ”)实施提供了指引。可以预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准备好、实施好、应用好新资本监管规制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实施背景与目标
在很大程度上,巴塞尔协议是为预防金融危机而产生,并且随着金融危机形态的变化而不断衍变的。从巴Ⅰ到巴Ⅲ的变革,直接体现了国际银行业监管规则和监管理念的转变,巴Ⅲ是在系统总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出台的,并受到了G20峰会上相关国家元首的一致认可,达成了稳步推进巴Ⅲ实施的国际共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巴Ⅲ就是较为典型也较为重要的国际监管标准,实施巴Ⅲ不仅是我国作为巴塞尔成员国及G20成员的义务,也直接体现了我国与国际标准接轨,坚定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防止和避免发生金融系统性风险是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巴Ⅲ实施为提升我国银行体系稳健性、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巴Ⅲ实施一方面要求银行精细化管理,保持较高的资本及流动性充足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好信息披露,提高经营管理透明度水平,提高投资者和市场信心。同时,通过巴Ⅲ实施,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差异化监管措施,更有效地落实、传导监管意图,监测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确保银行业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
……
全部内容请详见附件。
完善融担增信体系,推动中小银行小微服务高质量发展
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
释放技术、数据要素潜力提升科创金融能级
金融伦理推动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情况分析及建议
商业银行转型金融发展的重点
困与破,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
完善银行永续债市场,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路径
省联社改革要保持与农信机构的改革方向相一致
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银行理财 子公司转型提速
碳中和债逐渐升温,推动绿色债券市场 快速发展
零售类不良批量转让破冰,特殊资产市场 迎来全新机遇
信托公司碳金融业务发展模式与路径
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个人征信市场化进程加快 助力我国征信体系建设
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促进金融回归本源
从银行不良资产到特殊资产:更有效地管理整体金融风险
消费金融助力“双循环”发展
引导和支持金融行业服务疫情防控
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完善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运行
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是真正的金融支持实体
开放银行的冷思考
进一步规范资产分类标准 意在强化银行业风险管理
关于银行互联网贷款监管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