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银行永续债市场,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路径
摘要
正文
近期,央行在2022年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在下个阶段,要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多渠道补充商业银行资本,加大对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等资本补充工具的支持力度,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永续债是商业银行补充非核心一级资本的创新工具。2019年1月,中国银行发行了我国首笔银行永续债,标志着我国银行永续债市场的正式开启。自此,我国永续债市场迎来快速发展,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发行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极大地缓解了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压力,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为实现稳增长的目标,亟需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以支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而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的中小银行,面临资产不良率的反弹与资本补充压力增大的挑战,通过发行永续债等外源方式补充资本的需求尤为旺盛。
一、银行永续债发行特点
从区域结构上看,发行银行的区域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经济越发达、发行主体越多的特征,并且发行主体区域范围逐渐增大,由经济发达地区向一般地区拓展。永续债市场发展之初,发行银行所处区域以北京为主,2019年北京区域银行占比高达1/2;而后,发行主体仍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但区域范围逐渐扩大,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发行主体逐渐增多。进入2022年,发行银行区域仍以北京等发达地区为主;北京市银行发行规模高达1万亿元以上,上海市和广东省银行发行规模近2000亿元,其余省份发行规模均不足1000亿元。
……
全部内容请详见附件。
完善融担增信体系,推动中小银行小微服务高质量发展
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
释放技术、数据要素潜力提升科创金融能级
推进巴塞尔协议Ⅲ实施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伦理推动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情况分析及建议
商业银行转型金融发展的重点
困与破,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
省联社改革要保持与农信机构的改革方向相一致
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银行理财 子公司转型提速
碳中和债逐渐升温,推动绿色债券市场 快速发展
零售类不良批量转让破冰,特殊资产市场 迎来全新机遇
信托公司碳金融业务发展模式与路径
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个人征信市场化进程加快 助力我国征信体系建设
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促进金融回归本源
从银行不良资产到特殊资产:更有效地管理整体金融风险
消费金融助力“双循环”发展
引导和支持金融行业服务疫情防控
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完善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运行
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是真正的金融支持实体
开放银行的冷思考
进一步规范资产分类标准 意在强化银行业风险管理
关于银行互联网贷款监管的几点建议